<address id="fptzr"></address>
      <span id="fptzr"><th id="fptzr"></th></span>

        <address id="fptzr"><nobr id="fptzr"><meter id="fptzr"></meter></nobr></address>
        <form id="fptzr"><th id="fptzr"><th id="fptzr"></th></th></form>
        <address id="fptzr"></address>
        <form id="fptzr"><th id="fptzr"><th id="fptzr"></th></th></form>
        產品分類

        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石油瀝青薄膜烘箱試驗法是怎樣的

        技術文章

        石油瀝青薄膜烘箱試驗法是怎樣的

        更新時間:2021-07-21 瀏覽次數:1681

        石油瀝青薄膜烘箱試驗法是根據國標GB-T5304-2001進行的,本標準等效采用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標準ASTMD17541997K熱和空氣對瀝青質量影響的試驗方法》。根據以下標準,可以選擇上海密通SYP-5304石油瀝青薄膜試驗器。

        本標準與GB/T53041985的主要差異如下:

        1.本標準規定了烘箱容積尺寸范圍,增加了“烘箱每邊最大尺寸為535mm".

        2.本標準中試驗用溫度計的懸掛位置有所改變,由原來的“溫度計水銀球底部應在轉盤上面6.4mm處’,改為“溫度計水銀球底部應在轉盤上面40mm處"。

        3.本標準規定了放登盛樣皿的轉盤的直徑范圍,由原來的“直徑不小于250mm"改為“直徑為250^-450mm",

        4.本標準中放置盛樣皿的轉盤的安裝位里有所改變,由原來的“盡可能靠近烘箱中心"改為“應在烘箱底部上方150mm處"。

        5本標準在報告中增加了“質量減少報告為負值.質量增加報告為正值"的要求。

        6.本標準增加了薄膜烘箱試驗前后瀝育的15℃延度、60C粘度、135C粘度和60℃枯度比精密度

        的要求。

        7.本標準增加了“在72h內,完成加熱后試樣性質測定"的要求。

        本標準與ASTMD17541997的主要差別:

        1.ASTMD17541997中規定盛樣皿金屬盤的厚度為0.64mm左右,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本標準中規定盛樣皿金屬盤的厚度為。.61.0mm,

        2.本標準刪去“ASTMD17541997中的附錄X1推薦的烘箱",增加“附錄A儀器所用溫度

        計的規格"。

        3.本標準未采用ASTMD17541997試驗結果精密度要求中“標準偏差"和“變異系數"的要求。

        本標準的附錄A為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提出。

        本標準由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研究所技術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齊魯石化公司勝利煉油廠。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張光慶、劉憊敏、張田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53042001

        石油瀝青薄膜烘箱試驗法

        代替GB/T5304--1985

        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測定熱和空氣對石油瀝青薄膜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測定試驗前后石油瀝青的某些性質變化來確定的。

        本標準沒有規定有關安全方面的問題,如果需要,使用者在使用前制定出適當的人身安全防護措施。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一部分。除非在標準中另有明確規定,下述引用標

        準都應是現行有效版本

        GB/T4509瀝青針入度測定法

        GB/T4508瀝青延度測定法

        SH/T0557石油瀝青粘度測定法(真空毛細管法)

        SH/T0654瀝青運動粘度測定法

        3方法概要

        I,石油瀝青薄膜在163℃的烘箱中加熱5h,通過測定試樣在試驗前后物理性質,來確定熱和空氣對

        石油瀝青性質的影響和試樣試驗前后的質量變化。

        12本標準對粘度、枯度比、針人度比、質量變化和延度的精密度做了規定。

        4愈義和應用

        本標準可用于預測石油瀝青在通常熱拌合過程中(約150"C)性質的變化情況,通常以粘度、針人度和延度來表示。試驗后的石油瀝青性質接近于鋪人道路中的石油瀝青質量。如果熱拌合溫度與150℃有顯著差異,那么對石油瀝青質量的影響將大于或小于所測定的數據。

        5儀器

        5.1烘箱:為電加熱空氣自然對流式烘箱。工作溫度可達180℃。轉盤軸應對正烘箱的中心,如5.1.2所述,安裝后應轉動良好。

        5.1.1結構:烘箱為矩形,箱內每邊最小尺寸為330mm,最大尺寸為535mm除去加熱元件所占空間)。烘箱的前面應裝配一個嚴密的折頁活門,這個門的大小,大體與烘箱內部的高寬相同,門上可裝一個尺寸至少為100mmX100mm的窗口,配上中間留有空隙的兩層玻璃。不必打開箱門,便可通過窗口測讀箱內溫度計的讀數,也允許在烘箱門內另設置一扇玻璃門。這樣就可隨時打開外層箱門測讀箱內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f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10511批準20011201實施度,烘箱采用空氣自然對流式通風。為使箱內換氣均勻,在其底部和頂部分別設有空氣人口和出口,空氣

        人口總面積1.3cm,以上,頂部氣體出口總面積為1.3.12.9cm',

        5.1.2轉盤:烘箱應有一個直徑為250450mm的金屬圓形盤。這個盤的結構應是一個放置盛樣皿的平板。當把盛樣皿放上時,不致阻擋空氣通過轉盤循環,轉盤安裝于懸吊著的垂直軸上,并使其位于烘箱內水平尺寸的正中心。轉盤由專設的機械裝置以((S.51.0)r/min的速度轉動,轉盤應垂直定位,最佳垂直位置應在底部上方150mm處(除去加熱元件所占空間)。

        5.2溫度計:符合附錄A規定。溫度計掛在轉盤垂直軸的支架上,懸掛點的位置距轉盤中心和外邊緣的距離應相等,溫度計的水銀球底部應在轉盤上面40mm處。

        5.3盛樣皿:平底圓柱形盤。內徑140mm,深9.5mm,50g的試樣在該盛樣皿中形成大約3.2mm厚的薄膜,盛樣皿可用不銹鋼或鋁制成,金屬厚度為。.61.0mm,在使用中不應變形。

        5.4分析天平:用于精確稱量,精確到。.001g,

        準備工作

        6.1將足夠的試樣放在適當的容器中,加熱至流體狀態,加熱時要避免試樣局部過熱,加熱最高溫度不得超過150,C,加熱期間要攪拌試樣,但要避免在試樣中產生氣泡。在符合5.3要求且已知質量的盛樣皿中,分別稱?。ǎ?span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5。士。.5)g試樣。

        6.26.1中的試樣同時倒人需要測定試驗前石油瀝青性質的分析儀器試模中,按引用標準進行試驗前試樣的粘度、針人度等的測定。

        6.3如果不需要測定質量變化,則按7.2進行。如果需要測定質量變化,應將稱好的試樣冷卻至室溫后,稱準至。.001g,

        試驗步驟

        1將烘箱調成水平,當轉盤在水平面上旋轉時,轉盤與水平面的傾斜角不大于30,

        2將空盛樣皿放人轉盤預定的位置。烘箱處于平衡狀態時,調節溫控開關使溫度控制在(1631℃,

        3按照7.2要求預熱和調節好烘箱后,將空盛樣皿取出的同時,迅速將盛有試樣的盛樣皿放到轉盤。關閉供箱門,開始使轉盤旋轉。在試樣放人烘箱,且箱內溫度重新上升到要求溫度后.在(1631)℃

        溫度下保持5.5h的起始時間是從溫度上升到162℃開始,但試樣在烘箱內時間不應超過5.25h。試驗結束后,將試樣從烘箱中移出。如果不需要測定試樣的質量變化,則按7.5進行。如果需要測定試樣的質it變化,將試樣冷卻至室溫后,稱準至。001g,

        注:不允許將不同牌號的瀝青同時放在一個烘箱中試驗.

        7.4試樣稱重后,將其放在163℃烘箱的轉盤上,關閉烘箱門,使轉盤旋轉15min,取出試樣,立即按7.5進行下一步工作。

        7.5將每個盛樣皿中試樣,用適當的刮鏟或油灰刀刮出,倒人一只240mL的瓷皿或金屬皿。充分攪拌混合試樣。如有必要可將瓷皿或金屬皿放在加熱板上加熱,以保持試樣呈流體狀態。在72h內,采用引用標準規定的試驗方法,完成試驗后試樣的粘度、針人度和延度等的測定。

        報告

        8.1報告按6.27.5測得的試樣的粘度和針人度。粘度比用試驗后石油瀝青粘度與試驗前石油瀝青枯度之比表示。針人度比用試驗后石油瀝青針人度占試驗前石油瀝青針人度的百分數來表示。

        8.2報告按7.5測得的試樣的延度或其他試驗結果。

        8.3報告質量變化時,質量變化用所有盛樣皿中的質量變化占試驗前試樣質量的百分數表示。質量減少報告為負值,質量增加報告為正值。

        9計算

        9.1試樣的針人度比尸f(%)按下式計算:

        P,式中:P—試驗后試樣針人度,110mm;

        .—試驗前試樣針人度,110mm,

        9.2試樣的質量變化M,(%)按下式計算

        10精密度

        10.重復性:同一實驗室同一操作者,兩次結果之差.不應超過表1數值

        10.2再現性:不同實驗室不同操作者,兩次試驗結果之差,不應超過表2數值。


        郵箱:896378979@qq.com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三陽路58號

        版權所有 © 2025 上海密通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09026250號-3  管理登陸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GoogleSitemap總訪問量:193353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二維碼

        服務熱線

        021-59570253

        掃一掃,關注我們

        男人j桶女人j免费视频